首页

女王足奴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6 11:37:04 作者:从“摘星辰”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88663

  中新网长春5月24日电 (高龙安 苍雁)“上‘太空’的感觉太刺激了。”体验了30秒三维滚环,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大笑不止:“这太疯狂了,你们也要试试。”

  三维滚环是训练航天员平衡能力的设备,也是筑梦星辰(长春)航天科教文旅馆的热门项目,来自东北电力大学的20余位留学生排队体验“太空的感觉”。

  5月23日至24日,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感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旅”,他们走进企业、展馆,了解汽车、光学、航天等领域的发展。

  长春被誉为“汽车城”“光学城”,这里拥有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第一家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和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也为中国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走进馆内,满眼都是浓浓的中国元素和十足的科技感。轻触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特有的凉意直传指尖,让人联想起古诗词中的“手可摘星辰”和“高处不胜寒”;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亲手操作空间站同款“机械臂”,完成“太空舱”对接任务;戴上VR眼镜,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一边自拍。“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船”,却无法触摸到,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然后开玩笑地说:“这是魔法。”

5月24日,吉林长春,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 高龙安 摄

  正在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就读的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激光测距、电光转换、偏振光实验,他一边阅读说明,一边分析原理。“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在中德合资车企——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

  这是中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乘用车生产企业,如今正加速智能电动转型升级。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不时还会与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相遇。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他说,自己是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汽车制造业的大型机械。

  卡洛斯表示,相比在电脑前画CAD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他说,从参观工厂的历史展馆到参观生产线,机械设备的变化说明这座工厂变得越来越先进。

  在厂区门前,留学生们围着几台刚出厂的汽车合影留念。卡洛斯说:“这里制造的汽车好漂亮,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从事汽车行业。”(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启明讲堂进拉萨校园 携手普法守护青春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行,2024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勐满公路口岸对外开放,驻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磨憨边检站成为该省唯一一个承担3个边境口岸(磨憨口岸、磨憨铁路口岸和勐满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的边检站。该站同时还承担着曼庄、勐润、新民等中老边境边民通道的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2023全球“孔子学院日”成功举办 五所新建孔院现场受牌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六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五分之一,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中部六省考察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为中部地区崛起把脉定向。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2张罚单,罚没合计超3亿元

如今,一根网线、一个平台、一块屏幕就能贯通全国,各地学生互通共享优质资源。“同上一堂课”“一站式学习”“慕课西部行”……教育数字化转型让“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逐步成真。

电影退潮,短剧当道

陈茂波表示,创新科技是驱动经济及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特区政府投放了大量资源,重点提升创科基建、研究能力以至人才等各方面,建立了蓬勃的创科生态圈。

【地评线】天府评论:向“新”而行,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赵红茹:我们新增的软物质科学与工程,是基于前沿学科的发展,近年发展起来的,跨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工程的一门前沿交叉学科。专业课程由中外教师组成的团队授课,均由全英文教学,同时采取全员学业导师制、本硕本博衔接培养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